医院第五医学中心,有一位美丽的天使,她扎根护理岗位近30载,在多次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,先后荣膺首都“十大白衣天使”、全国“巾帼建功标兵”、全军“爱军精武标兵”,荣获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,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。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妇产科护士长王新华。每次领授荣誉时,王新华都会百感交集。虽然有的奖章上刻着的只是她自己的名字,但是她知道,这里面倾注了家人对她太多的理解、支持和鼓励,“军功章”有家人的一半。年,王新华到汶川抗震救灾,当时儿子子巍正在上小学四年级。那一年,妈妈没能陪他度过10岁的生日,甚至连个问候电话也没有。当王新华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后,儿子的班主任特意邀请她到班级做报告,大家都被她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。看着妈妈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,那一刻,子巍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。王新华在汶川地震中护理孤寡老人多年来的相处,王新华的丈夫已经习惯了妻子的忙碌。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,王新华积劳成疾。一检查,王新华竟被确诊为宫颈癌Ia1期。当时,王新华躲在家里哭了半天,但她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,坦然接受了“子宫全切和盆腔淋巴结清扫”的大手术。但术后刚三个月,一次紧急任务就来了。王新华一家三口年11月20日夜里12点多,王新华突然接到电话,要她跟医院船去救治受强台风“海燕”重创的菲律宾受伤群众,早上五点钟就得出发。那天丈夫出差,儿子住校,王新华独自一人在家里收拾好行囊,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。丈夫有些埋怨地说:“新华,你不要命了?”嘴上虽然埋怨,但王新华的丈夫心里却在默默期盼她早日凯旋。25天后,王新华完成任务回到了北京,一下飞机,就看见丈夫抱着一束鲜花来迎接她,在丈夫心里,妻子守护着传染病患者,而他守护着这个家和妻子。对家人,王新华总是心怀愧疚,在父母面前更是如此。年,西非暴发了严重的埃博拉疫情。王新华得知援塞消息后,很想报名参加,但内心却起了波澜。就在几天前,她刚带母亲去看过医生,医生建议老人立即进行心脏手术。一边是身患重病的母亲,一边是整装待发的队伍,这是个令人“纠结”的选择。丈夫看出了王新华的顾虑,对她说:“你去吧,家里还有我呢”。母亲知情后,也让她放心。出发的路上,王新华想起一年前,自己做手术的时候,年过七旬的老母亲陪伴在自己床边的情景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。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,但真的要远赴西非的时候,王新华坦言,心里还是有点“不托底”。埃博拉病毒传染性极强,死亡率极高,第一次与它正面交锋,很多都是未知数。医院领导形容医疗队是一支“敢死队”。临出发前的几分钟,丈夫拉住王新华说:“咱俩拍张合影吧。”年10月17日,王新医院的路上,突然接到丈夫打来的母亲因心脏病加重住院做了开胸手术,医院重症监护室里。当时,她真想立刻飞到母亲身边。然而,使命在肩,王新华只能强忍悲伤,穿上11件防护用品,背负几十斤重的消杀器具,分别对隔离区、缓冲区进行消毒,补充防护物资,清理垃圾……平时,这些工作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,可这天她却觉得很累很累。在援塞抗击埃博拉时王新华检查队友穿戴防护用品(黄显斌摄)三个月后,王新华出色完成援非抗埃任务回家了。一天,丈夫指着临行时拍的照片问王新华:“知道为什么要跟你拍这张合影吗?因为你这一去,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你,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我们俩的最后一张合影……”这些年,王新华觉得亏欠家人的更多了。去年春节,王新华原本打算好好陪陪家人。但是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。单位安排王新华承担中心“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技术与处置流程专项培训”工作,对于医务人员“零感染”来说,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工作。疫情期间,王新华共培训13批次、余名医务人员。王新华还指导妇产科提前筹划病房布局,采取严格防范措施,确保万无一失。王新华向住院的孕产妇宣讲新冠病毒防护知识(马文娟摄)一年后的这个春天,王新华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。虽然她还是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,但家人都很理解她、支持她,因为家人深知:她顾不上“小家”,是为了“大家”更安宁与祥和。文:罗国金洪建国图: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编辑:魏婉笛制作:张昊华审核:张灿灿本文来源:健康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