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颈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经常咳嗽没在意,21岁女孩被查出肺癌晚期 [复制链接]

1#

21岁的浙江姑娘小梦

咳嗽了半年后

突然确诊为肺癌晚期

就医短短五天后,

生命鲜花就此凋零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日前,在浙大一院举办的“一期一会说肺癌”公益讲座上,浙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、肺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周建英教授说起之前接诊的21岁病人小梦(化名),就分外惋惜。

“这个姑娘到我这看病时,已经咳嗽半年多了。”周建英主任说,姑娘对于咳嗽并不在意,因为咳嗽程度并不大,而且也没有出血的情况出现,没有发烧,不影响吃饭,甚至连偶尔跑步都没问题,“她觉得只是普通感冒,医院做全面检查。”医院,医生一直把姑娘当做肺炎病人,药是用了不少,可不对症的治疗哪里能解决问题。

直到扰人的咳嗽发展为气急、发烧的时候,姑娘才找到了周建英主任的门诊,“我看到她的片子,一看就是肺腺癌晚期,马上做了气管镜。”

姑娘的病情进展在这时候进入了加速期,甚至不到一周的时间,她就没法自主呼吸,只能依靠呼吸机了,为什么半年里没有大变化的病情,到了后期恶化明显?“这就像汽车通行在马路上,前方道路变窄了,所有汽车的速度都变慢,当道路堵塞时,车子都动不了了。”周建英主任说,在癌症的潜伏期,肺部的“道路”只是慢慢变窄,病人的感知只是咳嗽,可当“堵塞”来的时候,时间很短,甚至只有一场感冒就会导致道路的堵塞。

才21岁,咳嗽了半年怎么就是晚期肺癌了?为什么肺癌会被诊断为肺炎呢?周建英教授解释,有的肺癌,肿块像花菜一样,有分叶,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,但有的肺癌却很“狡猾”,影像学形态长得像肺炎一样,是一片片的。

从小梦的影像学检查中显示,她肺部大片白色,实际上是癌性淋巴管炎,也就是说肺癌发生转移。令人惋惜的是,来不及手术,也来不及化疗,短短5天,小梦的生命就不能维持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到底哪些因素会导致可怕的肺癌?

“肺癌的发病机制到目前其实尚不明确。”周建英主任说,不过可以确认的是,一些生活中的某些因素会导致肺癌发生,比如吸烟、染发剂、刚装修的房子、PM2.5等,遗传变异的因素也很重要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怎么预防肺癌?

由于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,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是中晚期。如患者出现咳嗽、痰中带血、刺激性干咳、低热等症状超过2周,且经过治疗后不能缓解时,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。

除了大家熟知的戒烟、远离不良环境之外,定期体检是最好的方式。建议40岁以上,具有特殊肺部疾病、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,以尽早发现肺部病变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肺癌是第一大“杀手”

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,最新的肿瘤监测数据显示,广州市癌症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前九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与此前不变,子宫体癌升到第十位。肺癌和乳腺癌分别是男性、女性发病率首位癌种,部分癌种发病率变化较大,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呈快速增长趋势。

—年全市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是肺癌,其次为结直肠癌、肝癌、乳腺癌和甲状腺癌。前九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与-年的相同,子宫体癌升到第十位。

男性发病第一位恶性肿瘤为肺癌,其次为肝癌、结直肠癌、前列腺癌和鼻咽癌,与-年的相比,前列腺癌由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,口腔和咽喉癌跌出前十位,甲状腺癌进入前十位;

女性发病第一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,其次为肺癌、结直肠癌、甲状腺癌和子宫体癌。

男性死亡第一位恶性肿瘤为肺癌,其次为肝癌、结直肠癌、鼻咽癌和胃癌;

女性死亡第一位恶性肿瘤同为肺癌,其次为结直肠癌、乳腺癌、肝癌和胃癌。

做了体检却没查出早期肺癌?

因为少了这项检查

谈癌色变是正常反应,但越来越多人知道,包括肺癌在内,很多癌症早期发现,是可以治愈,活过5年、10年,甚至20年。

最关键的是,如何能尽早发现肺癌?年年做体检行吗?

对此,著名肿瘤学名家、医院终身主任、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指出,“明明经常体检,结果一直是‘正常’,得了肺癌检测不出来”是很多人不断追问的,事实上,无论多规律、多昂贵的体检,如果缺少了最关键的低剂量CT筛查,就不可能发现早期肺癌。

无论几十还是上百的常规体检,还是升了规格的比如元“体检套餐”、元的“豪华套餐”,项目渐多,尤其抽血查验“肿瘤标识物”,还有胸片,好象让人心安了,问题是它们真是与早期发现肺癌“没关系”。

“胸片和胸透很难发现早期肺癌,也不主张做血的肿瘤标志物筛查,低剂量螺旋CT是唯一推荐早期筛查肺癌的方法。”吴一龙教授说。他引述一项全球5万多人的研究结果指出,只有低剂量螺旋CT筛查,才能达到降低全人群20%肺癌死亡率的效果。

这一项目花费不算贵,即使有高危因素的人士,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,每年花费也不过二三百元,相当值得花。

肺癌治疗前要做什么?

三部曲“一个也不能少”

肺癌能治好吗?吴一龙教授曾在“名医大讲堂”上说:“希望正在前方。”

早期(I期)通过手术治疗,中期(II-IIIA期)、中期(IIIA-IIIB期)通过以手术为主或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,晚期(VI期)通过药物治疗为主,正让早中期患者“争取治愈”,让中晚期患者“与瘤共存”长期生存;免疫治疗覆盖早、中、晚期,更是治愈肺癌的最新希望。

当然,治好肺癌“不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”,吴一龙教授强调,早期发现、分期对待、合理用药、正常生活,是抗击肺癌的总体四大策略,不可懈怠。

查出肺癌,先别忙着想怎么治,因为治疗前还得“唱好”三部曲,一个也不能少,每一步都直接关系到后面用哪些治疗策略。

第一部曲:病理诊断,

解答“是什么肺癌”的问题。

很多人误以为肺癌就是肺癌,其实随着医学进展肺癌已经被视为“N种病”的统称,通过穿刺手术后,对样本进行活检,可以分清所得肺癌到底是占15%-20%的小细胞肺癌,还是占80%-85%的非小细胞癌;是腺癌、鳞癌、大细胞癌、腺鳞癌还是其它。

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“不能动癌,动一动会加速扩散”,是真的吗?吴一龙教授特别澄清,全世界接受癌灶穿刺活检的数亿人,“加速扩散”之说没有任何根据。

第二部曲:PET/CT检测,

解答“肺癌严重到什么程度”的问题,

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分期”。

PET/CT是将把扫描与反映癌细胞“吃糖能力”的两种技术叠加相融,确定是早、中、晚期,如今检测普及些了,虽然还是近万元费用,但值得也必须做。

第三部曲:基因检测,

解答“有没有特异基因改变”的问题。

发现驱动基因的突变导致肺癌,并找到药物进行基因靶点治疗,这是近20年来全球肺癌治疗的第一大革命。它直接将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从传统化疗时代的约12个月,提升到如今的七八成患者中位生存期达39个月。

能做的基因检测很多,如何选择?吴一龙教授直言道,一种是市面上有什么药在用,就检测药物针对的靶点基因,好处是价格相对便宜;另一种是大样本检测,相当于“大包围”,花费多一点,但提供更多可能治疗机会,“最好视乎经济能力选择”。

肺癌治疗关键点

目前,在肺癌治疗上,常规方案设计原则已经不止手术、放疗、化疗了,包括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,在早中晚四种肺癌分期里都能“唱主角”,而扮演的作用大小,则很多关键点要知道。

关键点一:

I期毫无疑问是手术

“不能做手术,谁、谁,还有谁就是手术做坏了,死了!”让吴一龙教授无奈的是,盲目拒绝动手术的肺癌患者不少。

其实,现在的手术与过去大不同,不再要开大胸、切肋骨,只要开两个洞,效果却非常棒——

医院的数据显示,最适宜手术的IA期患者,术后生存5年以上的超过90%;I期5年以上生存率73%,II期56%,III期也有41%。

拒绝手术,等于抗击肺癌的门被亲手关上一半!那些做坏了的,其实更可能是不该做手术的中偏晚期病人,反而做了,适得其反,这反而说明选择手术时机很重要。

关键点二:

放化疗在中晚期“唱主角”

“无论放疗还是化疗,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,这样的想法简直人人皆知,导致放化疗被认为“冒险”。

事实上,治疗方案设计原则里,医学专家将放化疗放到中晚期“唱主角”,是非常有依据的,做与不做,生存机会区别甚大。

权威临床研究统计证实,化疗者,到第7个月,50%的患者生存;而不化疗者,哪怕是获得了最好的支持治疗,到第7个月,也只有35%的患者还活着。

因此,吴一龙教授说,放化疗的副作用需要重视,但更关键的是“不要轻易放弃”,最好将放化疗的治疗获益与*性间平衡的谋取之道交给专业医生。

广州日报资料图片

关键点三:

别轻易靶向治疗“转”免疫治疗

吃药的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,被称为近20年肺癌治疗第一、第二次“大革命”,前者是带瘤生存“肺癌变慢性病”的希望,后者更是真正治愈肺癌的新希望。

这两类新型抗癌药物如何选用作治疗,广东省肺研所参与国家制定“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六大原则”:

一、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;

二、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;

三、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;

四、体现患者治疗价值;

五、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;

六、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。

作为新希望的免疫治疗,存在着有效率低、起效缓慢等特点,目前国内已有俗称“A药”、“O药”、“K药”等多个药物上市。国内患者最常用、上市最早的O药(Opdivo,纳武单抗),研究证实有效率为16%,如果因为基因突变正在吃靶向药,肿瘤无进展情况良好,那贸然改吃O药,“不是好主意”。

但如果是小细胞肺癌,没有基因突变,吃不了靶向药,那免疫治疗就可以重点考虑。

此外,以为免疫治疗就不用化疗了,这也是很错误的想法,事实上去年的医学研究成果发现,如果免疫治疗联合化疗,可大大提升治疗有效率,不再是16%,而是40%-50%了。

来源:钱江晚报(qianjiangwanbao,记者张苗通讯员王蕊)、健康有约(gzrbjkgj,记者:何雪华)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(图文无关)
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:廖嘉明

星标广报君

想第一时间找到广报君了解最新资讯?

办法很简单,

先找到广报君,

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。

点击阅读

嘭!两车突然相撞,肇事车辆挡风玻璃上的几滴血迹,牵出不可告人的秘密...

两女生招室友合租,一男子替女友来看房,凌晨他再次出现……

诡异!摸过出土文物后,男子反复住院七次,最后发现……

“10万定金不要了!”男子定下一套二手房,房东一句话却让他很害怕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